以下是一份詳細的二氧化氯發生器加藥泵的操作與維護指南:
一、操作指南
操作前準備
1.了解設備:在操作前,必需對
二氧化氯發生器加藥泵的結構和原理有一定的了解。熟悉設備的構成以及藥液的注入和排放方式,可以降低操作誤差,提高工作效率。
2.確認藥液:在操作前,必需確認藥液的種類和濃度,發生器使用的原料通常為25%液體亞氯酸鈉和31%~33%濃鹽酸,這兩種原料可直接購買,無需稀釋、配制。一旦藥液種類和濃度出現混淆,將會對設備的正常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。
3.檢查設備狀態:在操作前,必需確認設備處于停止狀態,安全閥已關閉,電源已斷開。對于需要維護或者檢修的設備,必需先確認該設備已經斷電,才能進行后續的操作。
4.檢查運轉環境:在操作前,必需檢查設備的運轉環境,確保其滿足設備的要求,如溫度、濕度、空氣干凈度等。對于不符合條件的運轉環境,必需先進行整改、維護。
正式操作
1.檢查原料及管路:
檢查發生器所用鹽酸、亞氯酸鈉兩根原料軟管是否插入到各自的原料桶中。
檢查壓力水(自來水)的閥門是否打開(調節正常后一般不需再次調節)。
檢查發生器沖洗水的兩只閥門是否關閉。
檢查發生器二氧化氯溶液出口的閥門是否打開,如僅開一臺二氧化氯發生器,則應同時將另一臺發生器二氧化氯溶液出口的閥門關閉。
2.開啟電源:將電源線插入電源內,按下電源開關,電源指示燈亮即為開機狀態。
3.啟動設備:
按下二氧化氯發生器上的增壓泵按鈕開關,此時發生器即將產生的二氧化氯溶液投加到所處處理的水中,同時計算泵的指示燈亮(綠燈)。
按下發生器上的計量泵按鈕開關,此時發生器即產生二氧化氯溶液,同時增壓泵的指示燈亮(綠燈)。
發生器采用特別的設計使增壓泵間歇式工作,間歇式發生二氧化氯,以節約電耗。增壓泵的起動主要由二氧化氯溶液儲罐的液體來控制,低液位時泵啟動,高液位時泵停止;低低液位及高高液位時,系統電源自動切斷并報警,增壓泵、計量泵均不再工作。
4.檢查原料消耗:發生器運行時應及時檢查原料桶中是否有原料,發生器是否吸入原料,如不吸原料,應及時根據故障排除資料或廠家提供的說明書進行故障排除。
5.調整藥液流量:對于需要調整藥液流量、壓力的,可以通過加藥泵的面板上的按鈕進行調整。依據藥液的使用需求,調整藥液流量和壓力,避免用藥過多或過少的情況。
6.記錄運行數據:記錄設備的運行數據,如原料消耗、二氧化氯產生量等,以便后續分析和維護。
停機操作
1.日常停機:首先按下二氧化氯發生器上的增壓泵及計量泵的按鈕開關,直至增壓泵及計量泵的指示燈均熄滅,僅留有電源指示燈亮著;然后打開沖洗水的閥門,用沖洗水沖洗發生器裝置10~20分鐘。
2.短時間停機檢修:先切斷安裝在墻壁上總控開關箱里的總電源開關,直至發生器上電源指示燈熄滅。

二、維護指南
日常維護
1.清潔設備:定期對設備進行清潔,去除表面的污垢和灰塵,保持設備的整潔。
2.檢查管路:檢查原料軟管、沖洗水管等管路是否連接緊密,無泄漏現象。如有泄漏,應及時更換或修復。
3.更換濾芯:單臺二氧化氯發生器連續運行250kg原料后,應及時更換原料過濾器的濾芯,以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。
4.檢查液位計:檢查液位計是否靈敏,如液位計浮子上有雜質或電器連接的導線松動,應及時清理和修復。
定期維護
1.檢查電氣系統:電氣控制系統要遠離潮濕和酸性腐蝕的環境,定期檢查設備的動力和安全系統,如水射器、安全閥等是否正常工作。
2.校準設備:定期對設備的計量泵、背壓閥等進行校準,確保其準確性和穩定性。
3.檢查原料質量:檢查原料的質量,包括配比情況,確保原料的合格性和穩定性。
特殊情況處理
1.設備不進原料:如設備不進原料,應檢查原料桶中是否有原料,原料軟管是否插入到原料液面以下,以及設備是否形成足夠的真空度。如真空度不夠,應檢查增壓水的流量及壓力是否滿足要求,并重新連接好所有接頭。
2.二氧化氯溶液溢出:如二氧化氯溶液溢出,應檢查液位計是否靈敏,并將二氧化氯儲罐與計量泵之間的連接閥門松開,將溶液排掉少許,使二氧化氯溶液的液位達高液位以下,然后重新打開增壓泵及計量泵的開關。
3.計量泵不工作:如計量泵不工作,應檢查計量泵的馬達是否工作,電器控制線路是否有問題。一般情況下,如因二氧化氯發生器的電路設有過載保護裝置而使馬達不工作,此時需打開二氧化氯發生器里面的方形控制器面板,將熱繼電器上的復位按鈕按下即可。如計量泵仍不正常工作,則需由合格的電工按照廠家提供的電路圖檢查相關電路。
4.更換油封:如加藥泵(計量泵)漏油,應參考計量泵的說明書將相關部位拆開,更換油封。更換油封時一定要將油封安放平整,切勿使用硬物損壞油封。油封屬于易損件,用戶應正常備一些油封,以便及時更換。
通過以上操作與維護指南,可以確保二氧化氯發生器加藥泵的正常運行和延長使用壽命。同時,在操作和維護過程中,應嚴格遵守相關安全規定和操作規程,確保人員和設備的安全。